从1991第一届国际计算机调查专家会议提出“计算机取证”概念,到成为案件调查、打击犯罪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电子数据取证行业已历经28年的发展。
作为国内电子数据取证行业龙头企业、网络空间安全及大数据信息化专家,自2001年计算机取证概念引入国内开始,美亚柏科便潜心钻研电子数据取证技术。藉由多年来的行业深耕,美亚柏科率先提出“取证3.0时代”概念。
“取证3.0时代”开启
信息时代,全球信息数据量和处理能力呈指数式爆炸增长,电子数据取证与鉴定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取证技术也跟着演化升级,电子数据取证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3.0时代。
为什么提3.0时代?在这个阶段,电子数据取证行业迎来三个挑战与机遇:一是新的取证对象不断出现,如物联网设备、云服务等;二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介质数据量日益增大造成的取证资源不足的问题,三是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使得大数据平台可以为前端取证提供能力支撑。
时间:
2018——?
取证对象:
云取证、物联终端、智能手机
、硬盘、超级本、移动存储
取证特征:
鉴定+大数据情报、云取证、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一、云数据取证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手机云端数据与日俱增;比如,在2014年,某著名游戏公司受到流量攻击有453.8GB。再比如,像iCloud数据的外传,某电商泄露了大量个人信息等。
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带动的公有云计算的市场需求空间,使得数据越来越多地从终端设备向云端迁移,同时很多涉网犯罪行为也向云端迁移,导致勘察取证难度的大大提升。
二、物联网设备取证
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无人机以及可穿戴设备等一批最前沿的智能设备正在成为主流,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电子数据取证来说,如何获取物联网设备中的数据、解析其数据内容,分析出使用者的行为、发生的事件等均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三、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取证中的应用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悄无声息地渗入生活中的每个地方,让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也极大推动了电子数据取证行业的发展,让数据的提取、处理分析能力和智能化大幅提升。
未来已来
电子数据取证这个术语从最初被用作计算机取证的同义词,到现在已扩展到涵盖所有能够存储数字数据设备的取证。如今,美亚柏科正式提出“取证3.0时代”这一概念,期待与每个努力突破的取证人一起定义电子数据取证新时代,以期带来:
1、扩大取证范围,充分涵盖涉及到云数据、物联网前端等;
2、提升取证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更快从海量数据中找到关键线索;
3、改变取证模式,从取证逐步往研判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