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即将公布之际,为了更好地宣传国投作为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在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科技创新和加强混改企业党建方面的有益探索,8月18日至19日,由国投党组宣传部组织,中宣部《党建》杂志、国资委新闻中心《国资报告》及新华社、《科技日报》《第一财经》《界面新闻》等6家媒记者组成的“媒体进国投”采访团,走进国投混改试点企业美亚柏科,开展实地调研采访活动。
媒体采访团一行先后来到美亚柏科总部及培训中心大楼,参观特种执法车、企业荣誉及企业文化展示厅、产品体验中心、大数据实验室、超级计算中心、大搜索实验室等,详细了解企业发展沿革、核心技术、主要产品以及市场开拓等情况,并参加采访座谈会,美亚柏科董事长滕达,党委书记、总裁申强,执行总裁栾江霞,执行总裁、董事会秘书蔡志评等出席座谈会,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公司执行总裁、董事会秘书蔡志评介绍了美亚柏科所在行业情况、行业地位、未来发展方向及公司创新驱动、实体清单事件对公司的影响、公司利用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与国投融合发展等情况。美亚柏科技术管理委员会秘书长王海滨介绍了公司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情况,包括人才结构、硬件支撑、四大业务的布局及发展等。
在问答交流环节,滕达董事长、申强总裁分别就记者们提问的关于“国民共进”、加入国投对美亚柏科的影响、国投差异化管理模式、美亚柏科新的战略目标及定位、企业非公党建工作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和交流。
美亚柏科董事长滕达
滕达董事长谈到,美亚柏科之所以选择加入国投集团,一方面是公司发展的需要,随着公司业务领域的不断延伸,客户对企业背景和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美亚柏科与国投集团的发展愿景和管理理念高度契合,拥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因此,两者的联合既能充分发挥“央企优势”,也能保持“民企活力”,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而是要打造“国民共进”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典范。
美亚柏科党委书记、总裁申强
申强总裁谈到,进入国投集团后,美亚柏科充分支持国投正在探索的差异化管理模式,国投也发挥资本作用,积极参与美亚柏科法人治理,上市公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引导美亚柏科完善现行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监督整改机制等,进一步推动美亚柏科的科技创新。在党建工作方面,美亚柏科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加入国投推动了美亚柏科由非公党建向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转变,当前,国投和美亚柏科都面临在党建工作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方面的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对于记者们比较关心的“实体清单”问题,滕达董事长表示,股权结构的变更不仅没有削弱美亚柏科的创新积极性,反而激发了员工的企业自豪感,提升了美亚柏科的资信等级和获单能力等。在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公司迅速成立破冰实验室,加速全面国产化进程。目前,不仅在产品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还携手相关企业成立信创联盟,布局“新基建”,推进国产软硬件全面规模化。
8月2日,美亚柏科加入国投集团一周年之际,美亚柏科正式成立新型智慧城市事业部,将依托国投的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大数据相关行业覆盖和产品体系,加速构建城市大脑,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记者们对美亚柏科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对美亚柏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家国情怀给予高度评价。
媒体交流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国资报告》执行主编刘青山谈到,他走访了不少国投集团的下属企业,美亚柏科让他看到了新兴产业的动力与活力,希望美亚柏科在充分利用央企资源优势,推进企业各项业务拓展的同时,也要继续保持蓬勃的生机。
《科技日报》记者瞿剑表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机制和能力,美亚柏科想要不断的发展壮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美亚柏科能够继续发挥企业的活力、创造力,坚持创新发展,破解“实体清单”困境,在“二次创业”的道路上再创佳绩。
新华社记者王希对美亚柏科寄予厚望,她希望下一次再来的时候,美亚柏科已经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标杆企业。
参观合影